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门派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9
  • 财富5
  • 积分3065
  • 经验390701
  • 文章6744
  • 注册2006-03-07
32位MCU渐成车载信息系统市场主流
摘自:中国电子报
作者:弗欧

车载电子系统通常都通过微控制器(MCU)来处理汽车上的仪表控制板、车门(车窗)控制以及其他电子式油门控制器中系统模块,MCU也随着车上设备及应用产品设计日趋复杂化。车内外众多外围设备如电动车窗控制系统、空调系统等都由8位MCU来负责,对于更高端的车载电子设备如汽车安全系统和车载娱乐系统,8位MCU的处理运算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衍生出许多解决方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采用价格较为昂贵的16位、32位,甚至是64位MCU,来增加高端车用电子设备的速度及处理效能。
32位MCU升幅最大
目前汽车MCU已经进入汽车动力系统、汽车安防系统、汽车娱乐系统、汽车导航与远程通信系统,这些系统对汽车MCU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推动汽车MCU不断发展。汽车MCU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在应用上也将以不同于消费、通信中的应用模式演绎新的发展,助力汽车向更节能、更安全和更舒适方向发展,而不同的应用部位也需要不同位数的MCU。
现在车用MCU还是基本以8位和16位为主。但是由于DVD、导航产品等逐渐被整车厂商看好,车载娱乐系统应用在整个汽车电子产品中份额的也在逐渐加大,而车载娱乐系统的发展趋势恰恰又是车载电脑智能一体化,这就要求MCU的数据运算和处理能力更加优秀和强大。所以,随着高档轿车和多功能车载电子产品比重的增加,32位MCU开始逐渐被重视。在今后的2年-3年内,32位甚至64位MCU将成为汽车电子产品中上升幅度最大的产品之一。
五大厂家主导市场
目前车用MCU厂商基本上是国外厂商,而且95%的市场份额都被五家半导体晶片厂商所瓜分。这五家分别是飞思卡尔、意法半导体、瑞萨、英飞凌和德州仪器。
在汽车信息通信系统功能增加、汽车内部网络渐趋复杂化的情况下,车用电子采用MCU的数目也不断增加中,BMW于1999年在内部车用电子网络采用约16颗MCU,到了2005年已达到50颗MCU以上,其中安全气囊从过去1个增加至目前10个以上,所需的MCU就不下10颗。仪表板也在进入电子化后,从过去采用1颗MCU至目前2颗以上,甚至方向盘从油压式进入电子动力方向盘后,也需要主、辅2颗MCU来控制。另外,目前渐趋普及的车用导航系统(GPS)在走入语音、3D化后,需要MCU的数目也逐渐增多。
双核MCU正在开发中
更使人意想不到的是,日益发展的汽车电子技术有可能使得32位或64位MCU都满足不了所要求的数据运算和传输速度。而在PC处理器厂商陆续发展双核处理器后,车用电子芯片厂也发现,双核技术可解决现今车用电子在信息通信系统及汽车内部网络上的复杂工作环境需求。现在已经有芯片厂商开始研发双核MCU,预计2008年-2010年问世。一旦此MCU正式投入使用,许多由于MCU处理速度所产生的瓶颈和问题也将迎刃而解,这也将使车载电子系统拥有更加强大的功能。
双核心MCU的即将推出,可为目前工作复杂化及传输速度日渐加快的汽车内部网络提高更多的效能。目前主要汽车内部网络为LIN、CAN、ASRB、FlexRay、MOST,其中LIN、CAN、FlexRay主要用于车身控制等主要汽车网络部分,ASRB用于安全气囊部分,MOST则用于影音系统部分。
在国内方面,随着国内汽车电子配置逐渐与国际接轨,中低档车型也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各式各样的电子配置。这样,也就直接推动MCU在国内市场的增长速度。从2002年到2005年,国内车用MCU的销售收入增长超过2倍。
[COLOR=#0000ff]欢迎发贴分享设计心得、开源DIY...[/COLOR]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875 seconds with 5 queries.